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8家,新增科技创业者30人,新增帮扶创业2190人,新增创新创业典型群体4个,新增创业孵化基地1个……自推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工作以来,西安区结合自身优势,将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工作与当前招商引资、项目建设、城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,与解决困难群众的就业增收问题结合起来,科学谋划,精心组织,采取多种措施激活民资,启发民智,增强群众创业创新能力,努力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,全区上下掀起创新创业热潮,呈现出别具一格的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新局面。
营造良好环境引导创新创业
为了加强对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组织领导和指导,西安区成立了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,制发了《西安区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方案》,编制了任务分解清单,将“双创”工作任务逐条细化分解到各相关单位。先后树立了温春镇大莫村农民集体创业、中兴村有识之士回乡创业等4个创新创业典型群体,利用区政府网站、手机报、《牡丹江日报》、《牡丹江晨报》等阵地对典型群体和个人的创富故事进行宣传,培育勤劳致富、创新创业的理念,发挥典型引领作用,激励和引导全民崇尚创新、投身创业。
提升服务能力为“全民创业”保驾护航
按照牡丹江市实施“百千万培训计划”,西安区制定了每年的“十百千目标”,2015年组织开展精英培训10人、提升培训100人、初始培训1000人。创办了西安区“创新创业大讲堂”,邀请电子商务等方面的领域专家,举办了4期创新创业知识培训,使全区干部和驻区企业负责人对“互联网+产业”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。同时,加强了就业指导和技术培训,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交流相结合,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,课堂教学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开展培训,组织创业培训学员参观考察,启发失业人员创业思维、激发学员创业激情,引导2190人开展了创业活动。还充分发挥基础教育优势,实施“创新起跑线”行动,在全区各所学校开设了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课,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。
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主线,西安区积极探索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扶持机制,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实践,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、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。重点对新落户企业、新型产业企业、创新型企业及其它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奖励,引导和鼓励创新创业。2015年,注重创新农业经营模式,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,向上争取资金4,186万元,进行土地整理,建设高标准农田,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发展到65个,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3万亩。
整合资源推进孵化基地建设
依托区民政服务大厅和街道办事处服务大厅,西安区着力推进建立覆盖区、乡镇(街道)、村(市区)三级的创业服务平台。开展了劳模创新创业座谈会,完善了海南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功能,中小企业园面积扩增到40万平方米,园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,现已入驻中小企业25个,投资总额15.6亿元;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,创建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持和软硬件服务的“创客大厦”,目前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。发挥地域优势方面,西安区依托地处城市核心商圈地缘优势,以促进信息交流、提供技术服务为目的,正在分行业创建西安区商家创新创业微信平台。
今年,西安区将深入贯彻总书记“要扬长避短、扬长克短、扬长补短,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,打好发展组合拳,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”的重要讲话精神,积极推进双创工作,力争2017年初步形成功能完善、特色鲜明、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体系,实现创新创业主体全民化、创新创业载体多样化、创新创业服务专业化,推动西安区成为全市创业的聚集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