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网12月10日讯 以劳动竞赛为载体开展企业创业创新活动,66户企业6700多名职工参加;扶持农民创办各类企业、实体684个,拉动4104人就业……
宁安市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目标,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为主线,弘扬创新创业文化,推动创新创业便利化,强化创新创业政策扶持,激发潜力、释放活力,掀起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新热潮。
决策——创新思维找准发展定位
为加强对“双创”工作的领导,宁安市健全组织机构,成立了由市委书记、市长任组长,人大、政协主要领导及市委常委、副市长任副组长,市直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宁安市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,负责统筹研究、协调、指导全市创业创新工作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。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,定期研究“双创”工作重大事项,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题。各乡(镇)、部门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,全市上下形成了领导重视,分工明确,部门各司其职、各负其责的配合联动工作格局。
制定工作方案和任务分解表。在深入调研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,形成了《宁安市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实施方案》,并制定了《宁安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2015—2017年任务分解表》。到2017年底,全市初步形成全域覆盖、功能互补、特色突出、富有活力的创业创新支撑体系,实现创业创新主体从小众到大众、创业创新载体从重点布局到全面建设、创业创新服务从强硬件到重软件的转变,将宁安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。全市创业导师达到50人,每年帮助3000人成功创业、创业带动就业6000人以上,全市孵化载体达到4家,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0家,科技创业者突破100人,推动全市创业创新生态系统优化升级。
布局——划分层次完善服务体系
借助宁安市是对俄远东一号菜篮子的优势,成立宁安市民生瓜菜专业合作社,流转耕地3000亩,主要从事圆葱等蔬菜种植,2015年实现收入1200多万元。
完善服务体系,实现创新创业便利化。有效整合资源、集成落实政策、完善服务模式,培育涵盖项目发现、能力培养、企业孵化、投融资等全链条支持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,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、依托多种服务方式、不同服务主体共存的创新创业新环境。
支持鼓励企业创业创新。以劳动竞赛为载体开展企业创业创新活动,围绕服务企业,服务发展的宗旨,开展技能培训、技术练兵、技术比武等技术创新活动。黑龙江阿妈牧场农业有限公司等76家企业在省科技厅网站进行了科技型企业注册。其中宁安市中凌机械有限公司、牡丹江金达农化有限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。
积极扶持农民创业创新,共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864个、家庭农场120个和农民种养大户5500个,在全市大力扶持农民创业过程中,涌现出一批农民创业的典型。同时,大力促进妇女创业创新,全面深化青年创业创新,调动统战力量创业创新和推动村级组织带头人引领创业创新。借助苏宁云商集团易购平台,建立宁安OTO社会化服务的商务平台,推进全市“一村一品”的发展,壮大村集体经济,增强党员干部的“双带”能力,促进农民持续增收。
环境——多措并举营造有力氛围
“双创”工作启动以来,通过电视、网络、《牡丹江日报宁安专版》、《今日宁安》、手机短信、微信平台等媒介编发电视新闻、制作电视专题、刊发消息、专题文章等形式进一步向群众宣传“双创”工作的目的意义、目标方向,社区党组织还通过墙报、板报等传统载体解读“双创”,引导广大群众关注“双创”、投身“双创”。同时,向上级宣传部门推荐了张建忠、关强等“双创”先进典型,树立了宁安市积极开展“双创”工作的良好形象。
加大金融助推力度。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,促进创业创新。通过实施小额贴息贷款政策,宁安市担保公司与龙江银行宁安支行、邮储银行宁安支行、宁安市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合作,实现了小额贴息贷款下摆的及时便捷,为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人员提供了所需的创业资金支持。2015年,宁安市担保公司已为137名创业人员提供创业贷款融资担保,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537万元。